公告栏

《石油学报》线上学术讲座第二期



报告人简介



朱筱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教授

报告题目: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及发展关注

报告时间:8:30-9:00

朱筱敏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流课程主讲教师、国家教学团队负责人,获2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科研方向为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等。已有1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合作发表540余篇学术论文,合作出版6部专著和6部教材。担任《Journal of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地质论评》、《高校地质学报》和《古地理学报》杂志副主编以及《石油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等刊物编委。先后获得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第三届黄汲清青年科技奖、第11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AAPG穆雷杰出教育家奖等,首批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姜在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授

报告题目:中国陆相页岩油气沉积储层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报告时间:9:00-9:30

姜在兴,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三十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沉积学科研和教学第一线,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科研课题上百项,以油气储集体形成和评价为持续研究方向,创新发展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研发风源盆三元耦合油气储集体形成理论和预测技术、建立陆相页岩油气多元甜点形成机制,为常规油气藏、隐蔽油气藏和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燕山构造带滦平盆地部署勘探,首次发现工业化油气流,开创了高等学校发现油气区块的先河。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地质学会首批会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油气沉积地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受聘为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6项,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6件,出版专著7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50篇。为我国石油工业培养、培训了大批优秀人才,是《沉积岩石学》国家首批一流课程带头人,并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朱如凯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页岩油“甜点”概念及其应用讨论

报告时间:9:30-10:00

朱如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现为中国石油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沉积储层重大基础地质与岩性地层油气藏、陆相页岩油、火山岩油气成藏理论研究与生产应用实践工作。先后承担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973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项目与油田项目30多项。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石油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Asian Earth Science》《Scientific Reports》《Earth Science Review》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20余篇;出版专著10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件;制订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5项。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3次,获“领跑者5000(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10篇。先后担任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兼分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北京石油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学组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海相碳酸盐岩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致密油和泥页岩油成藏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二十一届国际沉积学大会(2022年,北京)当地组委会副主席,《沉积学报》、《古地理学报》编委,国家科技专家库成员。

蒲春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教授

报告题目:中国致密油藏水平井注水吞吐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报告时间:10:00-10:30

蒲春生,延安大学特聘教授。历任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油气田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复杂油气开采物理—生态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近三十年来,致力于复杂油气藏物理—化学强化开采理论与技术方面研究工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国家“973”、国家基金、教育部、陕西省、山东省以及企业科研项目150余项,发表论文350篇,出版专著15部,授权发明专利45件,获国家科技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功勋纪念奖章获得者。


冯周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技术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中国陆相页岩油测井评价技术方法新进展

报告时间:10:30-11:00

冯周,1987年生,博士,现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一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球物理测井理论方法和软件研究,先后负责和参与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攻关课题5项,在电成像、元素测井处理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多项进展。获省部级特等及一等奖5项、专利金奖1项、局级特等和一级奖6项;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37件(其中国际授权12件,第一、二发明人17件),登记国家软件著作权15项;在《石油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入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


朱逸青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富集条件及勘探开发有利区

报告时间:11:00-11:30

朱逸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页岩气地质综合研究。获得四川省石油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发明专利1项。



用户登录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访问总数:

今日访问:

当前在线:

请使用Edge、Firefox、Chrome 浏览器登录系统。如果使用其他浏览器,请查看使用帮助